首页

谁有套路直播女王的视频

时间:2025-05-26 03:34:51 作者:咽喉痛、胸口闷,严重可致肺气肿!警惕蓝天下的“隐形杀手” 浏览量:24221

  文/尹倩芸

  7月19日晚,小米CEO雷军举办了个人第五次年度演讲,主题为“勇气”。

  演讲现场,雷军讲述了小米的造车历程,回顾了小米汽车这三年。

  小米为何决定造车?

  从手机到汽车,雷军提到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源自一场意外。2021年1月15日,雷军在电话中得知美国制裁将让小米面临危机,在董事会上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讨论焦点。由此小米开始深入调研,造车被第一次提上议程。

  雷军回忆称:“当时我们成立了6人调研组,70多天里走遍十多个城市,进行80余场调研,面访200多人。”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雷军越来越感受到智能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并且看到了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行业相融合的可能性。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提到,自那日起,三年多来小米汽车共收到38万份简历,其中包括小米早期创业者、海外资深设计师、业内资深专家等。

  小米下场造车太晚了?

  相比造车“新势力”,小米进军汽车行业晚了六七年。?但雷军认为,智能化是汽车的灵魂,而智能化电动车时代才刚刚开始。“汽车作为百年赛道,只要真心热爱、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

  还有疑问称,小米汽车为何不独立融资上市。雷军回应道,当时已有几家VC(风险投资)机构开价,给小米汽车的估值在100亿美元左右。

  但由于造车周期长且想法难以保证长期一致,同时考虑到小米内部拥有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雷军表示,小米最后决定全资投入造车,全部风险自己扛。

  第一辆车该怎么造?

  决定造车后,面临的问题更多。作为新来者,小米该造一辆什么样的车?

  雷军提到,首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即打造一款小米工程师想购买的电动汽车。先是了解工程师们的购车需求和喜好,再到小米办公区的停车场观察员工们开的品牌车型和价格段。

  由此,小米决定“不走寻常路”,先从纯电轿车开始,从难的干起,“等轿车干好了,再干其他车型就容易多了”,同时从底层核心技术干起,不走捷径。究其原因,他坦言,14年前小米创业就是轻资产,属于模式创新,初期速度快但根基不扎实,到今天为止都还在“补课”。

  雷军还表示,自己的造车之路从开车开始,研发期间他曾试驾超170辆车,写下20多万字的笔记资料,并给自己定下目标,成为国内车企老板中开车最好的之一,为此他还成功拿到了赛车驾照。

  小米汽车未来几何?

  在小米汽车首次亮相并引起广泛关注后,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苹果花了10年也没能做到的事情,小米为何能在3年内完成?雷军称自己也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他认为汽车产业已经很成熟,三年干成就是一个标准时间。

  2024年初,小米汽车订货目标为7.6万辆。而在3月28日的发布会,小米SU7上市仅4分钟大定突破1万。

  用雷军的话来说,“SU7的首战告捷,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挤上了牌桌,但我们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很远,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今年5月,小米发布全新交付目标:保底10万辆,力争12万辆。雷军在现场透露,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交付超3万台,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成都3月30日电(记者 岳依桐)“也许某一天我们除了生活在三维世界,每天还得花点时间关注自己的‘分身’在数字世界里的生活。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也许是一年后,也许就是下个月,我不敢想象,因为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近日,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总经理朱泓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阿尔及利亚推动经济多元化

作为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群众性赛事活动,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西南等七个赛区,覆盖全时段、全地域、全人群、全民族,自5月20日开幕至10月28日,七大赛区已备案赛事5300多项。

广西平果一车间爆炸事故致6死5伤 调查报告发布

显然,学习考察团不是去浙江走个学习流程的。带着问题,学习考察团怀揣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积极思考和探讨如何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工信部:加快在汽车、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游持续回暖。随着免签国家增加、国际航班恢复,东南亚持续成为热门目的地。据上海边检部门数据,中国与新加坡互免签证协定实施3天,经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出入境的两国免签人员多达1万多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5倍。旅游服务和酒店预订平台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到新加坡旅游的中国内地旅客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960%,主要客源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杭州。

广州海关出台18项便利措施服务保障第135届广交会

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复杂化、扩大化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回到谈判桌。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历史自会有公论,当前最紧迫的是恢复和平。我们认为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只要和平还有一线希望,就应不放弃促和努力。如果早一天开启和谈,损失就会减少一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应该”是中方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遵循。中方将继续为重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